今年会

報名熱線:125641570

剛柔兼顧教育熊孩子

12/10/2016 9:16:25 AM

      所謂“熊孩子”,就是時下人們對那些惹事闖禍、甚至違規犯法的青少年的貶稱。如何敦育熊孩子?有人主張“柔性教育”,有人主張“剛性教育”,我則認為應該剛柔兼顧,綜合教育。

      “柔性教育”主張對熊孩子友善寬容,耐心教育,呵護其成長。比如有個10歲男孩小華,因為不滿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幹擾他看動畫片,竟然割斷高空作業工人的安全繩,險些造成嚴重事故。怎麼“柔性教育”小華呢?就是對他進行批評,家長向受害者誠摯道歉并賠償一條新的安全繩。而“剛性教育”者認為這是縱容小華的惡行,将贻害将來,必須對小華嚴肅懲戒,追兖他及他監護人的責任。

      人們之所以對熊孩子的關注越來越多,是因為熊孩子現象越來越多,常見諸身邊或報端。如某孩因不滿父母拒絕給他買高檔手機,就偷父母1萬塊錢去住賓館,某男煩膩母親要他考上重點中學的“唠叨”就斧頭侍候,某男忌恨老師批評就用毒蛇咬老師,某男惱恨同學“劫愛”就暴力相問……如此事例,不勝枚舉。

      熊孩子問題引起家長、學校及社會的高度重視,紛紛探讨出現問題的原因及解決辦法。我這裡先歸納出它的三種原因。

      其一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或不當。許多家長由于外出務工無暇顧及孩子,或由于監護人思想水平教育水平不足導緻教育無方,造成了“問題少年”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許多熊孩子的根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尤其是家長上面。對孩子的嬌縱放任是其最大的失誤。請看這麼一個事例:在北京某地鐵站,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看見旁邊有個長相甜美、打扮時尚的姑娘在吃袋子裡的雞排,就對身邊的媽好說也要吃雞排,媽媽就叫孩子向姑娘讨要。孩子于是以命令式口吻對姑娘說“我要吃雞排”,見姑娘不吭聲,這位思想素質低的媽媽袒護兒子,就對姑娘嘟哝“什麼人啊,打扮得小姐模樣”,但姑娘很有内涵,仍然不吭聲。事情本來到此該結束了,但沒有結束,媽媽的态度在小孩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,很快種子就以驚人的速度生長起來。當地鐵即将飛馳而來的時候,恐怖的一幕發生了,隻見那孩子沖過去向姑娘背後猛地一推,要不是旁人猛然拉住姑娘,一幕人命慘劇就這樣發生了。那位媽媽見狀急忙拉着兒子隐沒在人群中。她在逃避責任的時候,己經放棄了對兒子的最後敢育與反省的機會。這無異于給孩子安放了一顆可随時爆炸的地雷,孩子明天的光明值得懷疑了。試問,缺乏明辨是非能力、不能身體力行的家長,又如何能在靈魂和精神上足以擔當對孩子的引領呢?

      其二原因是學校教育力不從心。學校本來是教育青少年的主要陣地,事實上多年來的教育成績不容否定,但我們也應該承認,教育不是萬能的,教師也有自已的苦衷: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,固然打不得罵不得,就是遲到罰站都涉嫌“體罰”;而學生對老師的羞辱甚至毆打,已是司空見慣。流傳視頻中曾有兩個高中生毆打老師,還對鏡頭吼叫:“我是學生,你們能把我怎樣?”這就是被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寵壞得有恃無恐的初生之犢的寫照!校園中也常有一些學生團夥為一些小事你争我鬥,恃強淩弱。總之,在中國式的“柔性教育”之下,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,讓學生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别人。

      其三原因是社會的影響。社會是個五顔六色的大染缸,也是個魚龍混雜的大水潭,青少年在學校受到的多年教育,往往在社會中一下子就被抵銷了。處身其中,如果不能堅持操守、潔身自好,就難以出淤泥而不染。前幾年震驚全社會的“彈鋼琴之手”連續七刀殺人,至今仍令人反思不已。現在青少年犯罪率較高,而且明顯呈現出低齡化傾向,這不能不引起人們深深的優慮。

      我認為不能再單純的實行柔性教育,因為單純的柔性教育嚴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,造成不良社會影響。應該輔之以剛性教育,對屢教不改丶情節嚴重的違紀犯法的熊孩子,要敢于懲處。比如校園暴力事件,在中國是小事,不了而了之;如在國外,可能攤上大事了。如年前在美國某校園,一華人子弟毆打另一華人子弟,兇手被判6年監禁,連他的從中國遠道而來企圖賂賄法官的媽媽也被該法官揭發起訴。這次他們終于嘗到“剛性教育”的滋味,才懂得“下次不敢”是什麼意思了。國外成功的教育手段,我們可以引為它山之石。

      欣聞近日教育部等九部委頒行《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淩和暴力的指導意見》,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将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。這是我國對熊孩子實行剛性教育的新舉措,廣大師生以及家長對此無不拍手稱好。

      希望家庭、學校和全社會都落實主體責任,共同教育好熊孩子,使他們從小知禮儀,明是非,守規矩,弘揚公序良俗,傳承中華美德,身心都健康成長。

XML 地圖